近日,希罗镜下医疗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次性带装置内镜夹(熊爪夹),成功入选上海市2025年度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创新药械产品应用示范”项目。这款诞生于中国本土的内镜夹,打破了对国外镍钛记忆合金核心技术的依赖。

希罗镜下医疗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位于上海械谷,是一家深耕于医疗器械内镜细分领域、以研发镍钛形状记忆金属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拥有全球知识产权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0余项,国际PCT专利2项,美国专利1项。
熊爪夹的研发源于临床一线需求和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决心,由于产品的核心材料镍钛记忆合金依赖国外,技术参数被封锁,让团队决心要走自主研发之路。技术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国外不提供任何材料配方,我们只能靠反复试错。”希罗镜下医疗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忠平回忆。
2015年起,团队开启了材料的研发,由于国外技术参数的封锁和制约,团队只能通过多次实验反复调整材料成分比例。耗时5年,最终成功实现镍钛记忆合金体温下高弹性、10℃以下易塑形的关键特性。这一特性不仅确保了内镜夹能通过胃镜精准送达病灶,在体内牢牢闭合创口,更解决了进口产品常见的“金属疲劳”问题,即使长期放置也不会出现夹力衰减。
材料难题攻克后,工艺优化的挑战接踵而至。内镜夹部件切割精度、热处理定型、表面抛光每一步都直接影响临床安全性。通过三年的不断调整优化,希罗医疗研发的熊爪夹还自主创新推出U口型、大U型等型号,彻底解决了进口夹易划伤食道的痛点。同时,优化释放结构,线抽离后夹体不会影响后续内镜操作,在内径不变的情况下把外径做到了极致小,通过性能更好。
2023年11月,熊爪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2024年4月,取得生产许可证,这也是国内第一家在德国OTSC产品基础上又继续创新多个型号获批上市的产品。
作为一款内镜下植入式闭合器械,熊爪夹的核心优势在于精准闭合、超级微创,可广泛应用于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肛肠科等多科室的急症与慢性病治疗。在急症抢救场景中,针对胃、肠道穿孔、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熊爪夹可通过胃镜快速送达病灶,借助负压吸附与弹性夹闭功能实现即时止血或创口闭合。张忠平至今记得一个案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身体虚弱,只能靠鼻饲管维持营养,扛不住二次手术。使用熊爪夹闭合后,患者次日即可正常喝水,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这就是我们做创新器械的意义!”张忠平一脸自豪地说。
在价格方面,熊爪夹较进口产品便宜一半以上,大幅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在性能方面,自主研发的镍钛记忆合金稳定性好,对病变周围组织影响小。“目前,我们已经和全国近300家医院开展临床合作。接下来,还将根据国内医生操作习惯与患者体质,持续更新迭代优化产品,更符合中国医疗场景的实际需求。”张忠平说。
不止于熊爪夹,希罗医疗的镍钛合金技术已延伸至更多领域,自主研发的一次性肛瘘内口吻合器今年4月已取得生产许可证。未来,企业还计划向心血管、骨科等细分赛道拓展,让国产镍钛记忆合金技术覆盖更多疾病场景。“出海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希望让‘中国智造’的医疗器械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选择。”张忠平表示。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上海嘉定工业区:http://sh.taxs.vip/park/view.html?id=2352
来源:上海园区招商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