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崇明对标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紧紧围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核心方向,努力打造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相匹配的都市现代绿色农业。
今年4月,崇明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园正式挂牌成立。作为集服务农业科技研发、创新创业、产业升级于一身的综合性园区,刚一成立便引起岛内外的热切关注,一大批农业科创领域的高端资源也随之汇聚而来。那么,对于崇明实现打造“农业科创岛”、攀登高端农业产业链的目标,孵化园的设立有何意义?这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需要孵化园
这些年来,在各方的持续探索下,崇明逐渐突破了以往的传统农业模式,许多农业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陆续落地,让这个有着悠久农耕史的农业大区焕发了新的活力,逐渐走出一条海岛特色独具的产业升级道路。面向未来,崇明将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推动种源农业、数字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基本方向已经明确,但具体落实并不简单。就拿种源农业来说,种源作为农业的“芯片”,是崇明现代化农业崛起中当之无愧的“风口”所在。这些年来,围绕具有悠久历史和海岛风韵的“一粒米、一篓蟹、一只羊、一头猪、一棵菜、一朵花”,区农业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和广大新农人紧密携手,持续推动一系列特色种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识性良种。数年辛勤浇灌下,崇明特色蔬菜种质组培实验室建设运行,崇明金瓜种性改良、“崇明1号”河蟹新品系培育等项目陆续开花,崇明种源农业整体上了新台阶。
全新挑战也随之而来——技术攻关推进不顺利怎么办?良种培育成本过高怎么办?怎样打开新产品的市场?对于珍贵种质资源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适当的壁垒?……凡此种种,皆难以回避。这些“发展中的新问题”属于更高层级,要求更高效的沟通方式、更高端的智力资源,对现有的项目推进模式形成突破。在这一背景下,崇明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园便应运而生了。
资源集聚
打造农业科创强大引擎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在农业科创进程中,政府是“搭台者”,提供政策、资金方面资源;企业、合作社是“承载者”,提供必要的土地、劳动力,并承担可能的收益和风险;科研院所提供核心技术和数据,是至关重要的“破局者”。因而,科研资源的集聚程度,是衡量农业发展前景的直观指标。
围绕新成立的崇明农业科创孵化园,在市、区两级农业部门持续招引下,市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众多高校院所和农业专家们正加速向崇明集聚,以市、区、院、校四方联手,成立崇明农业科创联盟,并签署了相关合作倡议书。一片高端智力资源富集的科创高地快速成型。
此前,各高校院所和崇明农业领域已有不少成功合作案例。以市农科院为例,其与崇明区的“院区共建”进程始于2005年,在水稻、花卉、蔬菜、畜牧等多领域取得过亮眼成绩。尤其自2019年市农科院启动“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以来,市农科院在崇明陆续挂牌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基地94家,提供了土壤改良技术、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污染水环境治理技术等技术“组合拳”,还为崇明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此次入驻崇明农业科创孵化园,将在既有基础上,推动双方合作共建层次和能级更上一层楼,为崇明农业发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通过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发展模式问题,为全市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自孵化园成立以来,包括农业农村部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十余个科技共建平台,多个农业专家服务团和工作室已陆续入驻。当前,崇明正创新实施“揭榜挂帅”等制度,以孵化园为主要阵地,持续深化科企联动,聚焦种源种业创新、数字农业等领域,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攻关力度,力求加快突破“卡脖子”难题,为崇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装上强劲引擎。
高效互联
让优质科创项目千帆竞逐
崇明农业科创孵化园包含创新创业办公、专家工作站、农业科创展厅、生态农业科创中心和生态农业联合实验室五大功能区,将为农业科创项目的孕育、推进和转化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
五大功能区中,上海崇明生态农业科创中心成立于2015年,作为全市三个农业科创中心之一,为一系列农业新项目的落地起到了引导服务作用;入驻崇明农业科创孵化园以后,其将继续发挥农业科创项目管理、农业科创合作交流、信息服务等职能,在政府、院所、企业和投资者四方交汇的“十字路口”扮演“引路人”的角色,进一步加快各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农业科创展厅则通过实物展出、新媒体传播等方式,成为崇明优质农产品展销的闪亮“橱窗”,为外界投资者集中介绍崇明农业的特色资源本底、产业振兴布局、科创支持力量等内容。由多方联合设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合实验室将为整个孵化园的农业项目、农业产品提供质量监测、认证相关服务,这一实验室的设立,为企业、院校免去了对接其他专业性机构进行相应流程的麻烦,提升了项目成果转化效率。
孵化园自成立以来,已促成多项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合作意向。在更高效畅通的联络机制、更全面完善的功能保障下,市农科院作物所与崇明米业集团,市农科院园艺所与崇明“优农三兄弟”分别完成了稻米、蔬菜新品种转让意向协议的签订。孵化园作为优质载体,联结起各方力量,将引导广大企业、高校院所等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精准对接、通力协作,从而实现资源要素跨区域、跨行业高效流动,为更多、更高端的农业项目落地崇明提供有力支撑。
打磨品牌
不断提升“崇明”标识含金量
生产的问题解决后,便要接受市场的考验。为克服“单打独斗”带来的经营风险,减少同地内部竞争带来的资源内耗,近年来,崇明区以农业部门高位推进,广大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在种源价值最突出的清水蟹、大米、蔬菜、白山羊等行业领域相继成立集团公司,以抱团联手实现协作共赢。
与此同时,为发扬崇明生态绿色的禀赋优势、提升崇明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稳固中高端消费市场,崇明三岛合力共推“优农三兄弟”区域公共品牌,用好“崇明+”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标识授权、统一包装样式、统一品牌推广,持续开发提炼具有鲜明崇明辨识度的农业品牌的内在价值。
当前,在崇明农业科创孵化园的创新创业办公功能区,“优农三兄弟”旗下的多家集团公司、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均已入驻,并设立了办公场所。以孵化园为平台,各企业能够实现“到政策”“到技术”“到市场”距离的进一步缩短;各方能真正统合集体智慧和资源,让好技术、好项目加速转化为产品力,推进实现品牌打造的共同目标。
以清水蟹为例,当前,崇明正在“江海21”传统良种的基础上,探索培育“崇明1号”优质新品系,企业亟需技术更新、企业经营、品牌打造等方面的信息供给和支持。惠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扣蟹塘里,首批“崇明1号”蟹苗才投放不久,但后期拓展高端市场、提升新良种辨识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问题已来到提前布局谋划的节点。“就咱们养殖实际来看,‘崇明1号’活力强、适应性好、个头大都是显而易见的优点。”惠康合作社负责人说,“但要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新品牌,就必须依靠崇明各方的合力。”关于这一崇明特色种源的王牌产品的未来,他有许多期待,也有一些担忧,“品牌起势后,倘若遭遇伪造、以劣充好等情况,也同样难以依靠企业自身解决。”
怀着种种忧虑,企业主产生了与政府部门、合作科研院所等深入沟通、协商解决的强烈意愿,“技术层面是否具备简明可靠的辨别手段,农业部门以及执法部门如何打击相关行为,是我们迫切想要弄明白的事情。”崇明农业科创孵化园的出现,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出路。原本独立于各个条线区块上的农业科创、品牌打造、政企互联,如今被整合进了一个棋盘;不同细分门类的问题和对应解法,也由此获得了互相参照、互相启发的可能性。
虽然崇明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园成立时间还不长,但它为崇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格局带来切实的改变。“下一步,我们将基于崇明农业科创孵化园和联盟,团结各方力量,持续谋划产业全局,推动更多高端科创项目落地转化,助力崇明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创岛’的进程。”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招商动态请关注:上海崇明经济技术开发区:http://sh.taxs.vip/park/view.html?id=2331
本文系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来源:上海园区招商网
展开